從米勒與季芬 看世界糧荒


王鳳生/高雄大學教授、南台灣論壇總召集人


林清強/資深新聞工作者、南台灣論壇執行長


【聯合報2008.08.12 02:51 am


 


許多看過米勒著名畫作「晚禱」的人,都感動於畫家悲天憫人的情操,但在這幅畫完成一百五十年後的今天,從經濟學的角度看,米勒「晚禱」所呈現的糧食問題,似乎是更值得正視的課題。


 


「晚禱」的畫面,是在「馬鈴薯歉收」時節的日暮時分,一對農人夫妻在廣闊的平原上,正從土中挖出一粒粒馬鈴薯。此時,教堂鐘樓尖頂傳來了鐘聲,農夫立刻放下手邊的工作與農具,脫下帽子低頭祈禱,農婦也雙手合十;他們念誦祈禱文,感謝天地恩賜,讓一天勞苦能有收穫。


 


米勒這幅畫創作於一八五八年,象徵在那物質匱乏的年代,馬鈴薯是窮苦人家的主要食物。同樣是因為馬鈴薯,出身軍人後來擔任財經記者與編輯並成為英國爵士的季芬(Robert Giffen),發現了一個有違經濟學原理的現象:馬鈴薯價格大漲,然而馬鈴薯需求量卻不減反增,完全與經濟原理的需求法則背道而馳,這現象讓季芬大感訝異,後來經濟學家馬歇爾將具有該類消費行為的商品稱為「季芬財」。


 


經濟學的需求法則是,當貨品價格上漲時,大家就會減少消費,市場需求量就會下降;反之當價格下跌時,因為貨品便宜了,需求量即會增加。


 


愛爾蘭在一八四五至四八年發生饑荒,致使馬鈴薯的價格大漲,但需求量非但沒有減少反而更為增加。季芬探訪發現,原來是低收入者買不起肉類等較高級的食品,只好將大部分的所得花費在買馬鈴薯上,致使馬鈴薯的需求量上升。


 


米勒與季芬這兩個不同國家與不同領域的人,他們所看到的卻是一個共同的問題,那就是基層人民的生活困境。一個用彩筆繪出了農民的窮苦,另一個則提出市場經濟的反常現象,讓世人正視供給與需求失衡的問題,並進而關心升斗小民生活面對的哀愁。


 


其實,非但十九世紀的歐洲有糧食問題,二十一世紀的今天,全世界依然脫離不了糧食短缺的問題。前不久世界銀行就曾宣布,全球有三十三個國家面臨糧食危機,國際米價狂飆,糧荒不可小覷。


 


美國作家保羅.羅柏茲最近在新書《糧食的盡頭》,語出驚人揭露:提供人類基本需求的糧食供需體系正面臨大崩壞。他指出,由於密集精耕農業造成土質惡化和土壤流失,每年損失數百萬英畝的農地。除了可耕地逐年減少,殺蟲劑和合成氮肥售價騰貴,某些地區水資源急速枯竭,油價暴漲更促成工業化農業支撐的農業企業化經營模式岌岌可危。他的警語,絕對不能掉以輕心。


 


事實上,地球暖化,全球農業備受威脅,但人類對糧食的需求卻反會急劇暴增,在供給與需求嚴重失調下,糧食危機隨時都可能引爆,如果這一天到來,我們不禁要試問台灣政府「準備好了」嗎?


 


台灣近年農地面積日益縮減,大部分的作物都是依賴進口,十分危險,一旦世界性的糧荒發生,我們將如何因應,政府應該未雨綢繆,方不致事到臨頭措手不及。


 


米勒的畫值得一看,一般人或不免附庸風雅,但政治人物看米勒的畫,尤其是主政者,則需有更深一層的思考,無論「晚禱」或「拾穗」,都是低層人民生活苦境的反射,政治人物若能從畫中得到「苦民所苦」的啟發,進而慮及未來的糧食政策,如此才不負聯合報系千里迢迢運來這批名畫的用心。


 


2008/08/12 聯合報】


 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雅雅(yaya)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